一、饮食安全健康知识
1.购买商品的时候,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有厂家及生产日期,有无QS标志,决不能购买三无产品。
2.打开食品包装,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。不能食用腐败变质、油脂酸败、霉变、生虫、污秽不洁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,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,渍脂类食品有嚎味,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。
3.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,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。
4.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,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,自己使用的餐具勤消毒,不乱扔垃圾以防蚊蝇叮。
5.少吃油炸、油煎食品。
二、消防安全常识
1.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,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,消防队救火不收费。
2.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12345电话。
3.不埋压、圈占、损坏、挪用、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。
4.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5.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。
6.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,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,注意消防安全。
7.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。
8.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,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,及时检查、消除火灾隐患。
9.室内装修装饰不应采用易燃材料。
10.正确使用电器设备,不乱接电源线,不超负荷用电,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,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。
11.正确使用、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,发现燃气泄漏,迅速关阀门、开门窗,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。
12.教育儿童不玩火,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。
13.不占用、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、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,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。
14.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,不乱扔烟头。
15.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。
16.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,记住疏散方向。
17.遇到火灾时沉着、冷静,迅速正确逃生,不贪恋财物、不乘坐电梯、不盲目跳楼。
18.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,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,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前行。
19.身上着火,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,压灭火苗。
20.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,可用浸湿的毛巾、衣物等堵塞门缝,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。
三、实验室安全用电常识
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,火灾,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。学院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,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。
(一)防止触电。
1.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。
2.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(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)。
3.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。
4.实验时,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。实验结束时,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。
5.修理或安装电器时,应先切断电源。
6.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。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。
7.如有人触电,应迅速切断电源,然后进行抢救。
(二)防止引起火灾。
1.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。
2.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。
3.室内若有氢气、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,应避免产生电火花。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,易产生电火花,要特别小心。电器接触点(如电插头)接触不良时,应及时修理或更换。
4.如遇电线起火,立即切断电源,用沙或二氧化碳、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,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。
(三)防止短路
1.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,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,以防短路。
2.电线、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。
四、职业卫生安全知识
职业病,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,因接触粉尘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、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。我国规定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。
(一)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种类
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、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因素。
国家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》中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10类:粉尘类、放射性物质类(电离辐射等),化学物质类、物理因素、生物因素、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、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、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、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。
(二)国家规定的职业病
1.尘肺;2.职业性放射性疾病;3.职业中毒;4.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;5.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;6.职业性皮肤病;7.职业性眼病;8.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;9.职业性肿瘤;10.其他职业病。
(三)目前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行业和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物质
目前,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行业有:蓄电池、电镀、人造皮革、皮具箱包、IT电子制造业等。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物质有三氯乙烯、正己烷及相关的有机溶剂(如洗网水、洗板水、清洗剂、去渍油等)、二甲基甲酰胺、二硫化碳、苯系列物、铅等。
(四)职工预防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措施和方法
1.严格执行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,按作业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作业。
2.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.设备和佩戴提供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。
3.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五、职业危害企业在预防职业危害时必须落实的工作措施
1.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应分开,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要隔离,作业场所设置通风、排毒、降温、除尘等防护设施、设备,保持良好状态、正常运行。
2.为职工正确配备有效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。
3.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,检测结果向职工公布。
4.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,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告知职工。
5.必须与接触有毒有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,同时书面如实告知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、防护措施和待遇等。
6.组织接触有毒有害物品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。
【编辑:党政办公室】